blob: ff61f5283552dfcae45757d1e88e201d3b297417 (
pla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
---
title: "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author: 王之铭
date: 2012-05-07
date_display: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chinese_article: true
---
## 序
本文算是我十八岁以前的自传,为二〇一二年接受采访前所作。比起说,我更会写,于是写了这篇稿件供记者参考。
同年,我烧毁了中学时代所有的手稿,而本文由于被学校发布到网站上[^web]而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几篇之一。只可惜网上流传的版本曾经校办轻度摧残(最明显的特征是一众突兀、尴尬、时而断章取义的粗体小标题),少数段落已面目全非。
时至昨日,我才知道家里还留有一份原稿的打印件,于是本文的原貌才得以重见天日。发表在这里的版本经过了轻度的编辑——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已尽可能替换为中文。当年我还没有为中文的纯粹性而担忧。
我并不后悔在火光中湮灭了大片的回忆。但谨以此文作为少年时代最后的纪念。
<p class="date-tag">2016年7月10日</p>
[^web]: 见[南师附中网站](http://58.213.145.148/Press/ViewDetails.aspx?id=3963)。若页面失效,请参见[Wayback Machine](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10012701/http://58.213.145.148/News/20120509/20120509162146.html)。
* * *
## 童年
我天性热爱自由,不喜欢约束。而我的童年也是自由自在的。
有些父母从幼年时就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开发。又有些天才儿童在幼年时就展现出超高的天赋,一岁开始识字、三岁开始背诗、七岁自学微积分等等,这些例子不少。不过我和这些都沾不上边。父母似乎从来没有教过我识字啦、算术啦,这些都只是在幼儿园跟着老师稍稍学了一些。
我上的小学是离我家很近的中山小学。不像那些以繁重课业、激烈竞争闻名的“名校”,我在中山小学学得很轻松,每天按时放学回家,做完不多的作业,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一直到小学二三年级,我从未试过“超前”。学校的课业对我来说挺简单,考试成绩也都不错。我按部就班地走着,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现在,大多数孩子的快乐童年似乎被剥夺了?)
<p class="skip"></p>
其实,父母并不是没有培养我,只是他们换了一种方式。我的妈妈是一位很有理念的母亲,她没有让我早早识字背诗学算术,而是培养我的艺术才能。
从三岁半起,我就开始学习音乐和美术。音乐方面我学的乐器是电子琴;美术方面我学过各种技法,一开始大概是儿童画。我并不很自觉;三岁半的孩子肯定是喜欢偷懒的。在电子琴方面,妈妈对我非常严格,总是监督我练习。我练琴时大概经常哭闹吧,以至于爸爸曾经劝妈妈放弃。但是妈妈逼着我坚持下来了。我练了五年电子琴,从四级一直考到十级。十级证书是二年级暑假拿到的。那时妈妈问我要不要继续学双排的电子琴,我说算了。如今想来挺后悔。最近正要重拾键盘。美术则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一直学到将近小学毕业。
现在回头看来,早年的艺术训练是非常珍贵的。它们陶冶了我的性情,在我内心深处植下了审美的种子,让我爱上了文学艺术,也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敏感而神奇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对我以后的一切都有巨大影响。它影响了我生命发展的轨迹;而现实地说,我想它也在录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后面还会谈到。
<p class="skip"></p>
小学阶段还有两件事值得提起。
我说过我不喜欢约束,所以我一直不太遵守纪律。记得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上课总是不听讲,在课桌肚里面看书,以小说为主。有短篇的,也有长篇的。长篇小说大多是西方经典,大多数不太适合我那时的年龄。四大名著也看,看原著,《水浒》、《三国》、《红楼》都看过好多遍。上课不听讲自然是不好的,但那段时间我确实看了不少书。那段时间的阅读大概打下了我精神世界的基石。
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小说。这真是一个创举。其实我一直很想写自己的小说,只不过缺乏动力,每次写了开头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有了老师的要求,我自然有了力量,开始了创作。我们写小说是各人写各人的。不过组成五人小组,共用一个活页本,每周活页本轮转,轮到我时我就把自己新写的一章放进去,同时还可以欣赏其他几位的成果。每次我写的都是最多的,别人一章写四五百字最多一千字,我则总是写到两三千,有一次甚至写了将近一万字。写这么多是需要时间的,我常常整晚伏案疾书,当然,很多时候上课时间又被借用了,呵呵。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作品,肯定很幼稚啦。不过,写自己的小说总是很开心也很充实。而且,我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吧,毕竟,不论质量如何,我写作文时从来没有出现过挤牙膏凑字数的情况。
我的小学生活就是这样轻松愉快,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她给了我充足的课余时间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并不是贬低那些“名校”的高强度教育,毕竟,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人适合不同的环境。只是,由于我天生热爱自由讨厌约束,并且客观地说,我也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这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最适合我。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我的母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 竞赛历程
参加学科竞赛有一点偶然成分。
因为小学课业很轻松,有不少课余时间,所以二年级暑假时经人介绍,我去参加了奥数培训班。去了之后感觉学得还不错,也挺有兴趣,就坚持了下去。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玄武区少年宫上课,大概是记错了时间到早了,教室里在上四年级的课。妈妈就鼓励我进去听听。我一开始有点害怕,怕自己听不懂,但真的进去听了之后,发现其实还有不少我会的东西。从此我就把课从三年级调到了四年级,走上了“超前学习”的历程。
在那之后,我一直走在同龄人的前面,提前学习数学课程,参加高年级的竞赛,成绩还是不错的。进入初中后,我受学校老师的鼓励学习信息学竞赛,一学就是四年。进入高中之后,又参加了物理竞赛。数学、物理和信息本来就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起来挺有劲头。化学竞赛的学习我也参加了一些,但由于对化学兴趣稍低,所以后来退出了。尽管如此,化学竞赛的学习还是让我迅速掌握了高考化学内容,使我应对课业时游刃有余。
<p class="skip"></p>
在学习竞赛内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时,我一直坚持着一个理念,就是“学有余力才搞竞赛”。尽管学习拔高的内容需要不少时间,但我一直保证自己在学校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事实上,通过学习理科竞赛内容,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俯视各门理科课程,学得轻松。语文方面,由于我热爱文学,喜欢动笔写,所以水平还不错。英语方面,关键就是多读,放声朗读,读得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我从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英语时就习惯大声朗读,所以语感一直保持得不错。其他课程方面,上课好好听,课后做好作业(作业不多),用心理解,也就不会有问题了。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学科竞赛,就是因为许多人把竞赛当作了升学的工具,放弃了其他所有去攻竞赛。我估计有人是这样想的:反正我到大学是学物理,那语文有什么用?历史有什么用?地理有什么用?这种想法其实是极为错误的。人,首先要有广度,才能谈得上深度。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谈到。学习竞赛前,基本的课业是必须保证的。如果竞赛变成一种“学有余力”后拓展性研究性的学习,竞赛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
这点我感觉附中做得很好。附中在高一时向同学们开放各门竞赛课程,同学们可以先去听课,从基础学起,如果感觉不适应,可以随时退出。这样,同学们既可以挑战自我,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安排。即使退出了,之前学的竞赛基础对于常规课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p class="skip"></p>
接着谈谈我又竞赛走向北京大学的历程。
最正规的、受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当然是高中阶段的五大联赛,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
我在高一时就幸运地进入了约九人的(具体人数记不太清了)数学省队,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在重庆南开中学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当时考得不太好,只得了银牌。虽然高一获得银牌已经不算易事,但考虑到成绩不算好,另外离升学还很遥远,我当时没有联系大学。
一年以后,我代表江苏省赴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再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结果顺利获得金牌并进入约五十人的国家集训队。就在那时,我获得了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预录取,提前摆脱了升学的烦恼。
之后的竞赛路不太顺畅。2011年3月,我参加了在福州一中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国家集训队选拔,结果未能进入六人国家队。2012年1月,我在陕西西安西北工大附中再收一枚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再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但最终在江西南昌大学附中又一次与国家队失之交臂。
<p class="skip"></p>
回想我的高中竞赛历程,附中给了我太多的便利、太多的帮助。
从高一下学期起,学校就批准我数学课免修,让我在图书馆里自学更深的数学课程。
高二时,为了备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和国家集训队,学校批准我部分课程停课自学,集中精力提高数学水平。当然,我没有滥用学校赋予我的权利,各科课程(包括小四门)都没有落下。
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学校还特批我使用教师阅览室。在教师阅览室里,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高二的国家集训队恰好与小高考冲突了,也是学校一手帮我处理,使我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学校还特地请来专家与我交流,对我进行指导。
每次参加比赛,我的教练陈老师总是陪着我,西南、东北、东南、西北、中部整整绕神州大地转了一圈。
……
真的很感激附中。
<p class="skip"></p>
最终未能进入国家队,摘得国际金牌,我个人感觉对学校还是有愧的。
我说过,我从小就不很自觉。即使到了高中,还是会浪费不少时间,并没有尽自己的全力。这点的确很惭愧。最终未能进入国家队,虽然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水平还没有炉火纯青。
当然,我并不后悔。其实人生没什么好后悔的,做过的事情,后悔也改变不了。而且,对于人生中的那些失败的经历,还有两种解释。
其一,后悔是因为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就像晚了一分钟错过飞机的人肯定比晚了一小时错过飞机的人后悔,后悔其实说明我们本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也许只要改变一个小小的细节,结果就会很不一样。这种理解是说,那些值得后悔的事,只是一种激励,一种借鉴,甚至是一种肯定。
另一种解释是我自己的,有点玄,但我很相信这个解释,因为我人生中的很多经历印证了这一点。(当然,在这里无法展开这些经历。)这种解释简单说来是这样的:我们走上了一条路,就再也无法判断另一条路会通向何方。我们只能做一些短期的预测,表现为日常的后悔:要是我那天晚上没有看小说,认真复习了,也许我考试就考好了。但是,考试考好之后又会通向何方呢?也许,是一个更差的结局呢?人生是非线性的,有无穷多的蝴蝶效应。短期的好并不能代表长期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把自己封闭在书桌前,只做高考题,他可能会成为高考状元(这不是在讽刺高考状元),但这真的好吗?我习惯把一切往好的方向想,虽然我以前浪费了许多时间,但这些玩掉的、消磨掉的时间真的就“浪费”掉了吗?它们就不会为我的人生提供些什么吗?我不好说。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些“废品”里很可能藏着千金不换的宝藏。我习惯把一切往好的方向想,我认为:其实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发自我们的真心,并且把我们带到了更好的地方。
我的想法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还没看出它的意义,说明时候还没到。
我知道,这个理论完全经不起推敲,但也没有人能将它证伪。许多东西关键看你信不信,不要用逻辑去解释它。必须强调的是,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这不是让大家心安理得地玩游戏、浪费时间。这只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大家尽可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尽可能快乐尽可能幸福;永远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伤心,永远不要为无法预料的事担心;只要认准前方的光明,剩下的只是向着光明奔跑。毕竟,人生的终极目标对每个人都一样,那就是——幸福。
以上是个人的人生哲学,很多是在最近才想通的。下一个部分将详细谈谈我在附中的精神发展历程。
<p class="skip"></p>
关于竞赛,还有最后三点想说。
第一,竞赛从客观上帮了我很多。因为竞赛成绩突出,我成功地免去了小升初的烦恼,后来又拿着北大的入场券,毫无顾虑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竞赛,使我受益良多。这并不是说竞赛适合每个人。只是,竞赛恰恰适合我,并且我恰恰遇到了理科竞赛这条路。就像小学一样,我必须说我是幸运的。命运给了我机遇。总体来说,我把握住了。
第二,一个小小的实例,来说明经历的神奇意义,来说明:一些不经意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一生。小学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参加信息竞赛,但我从来没碰过。小升初暑假的时候,树人信息组的老师打电话给一些数学竞赛成绩较好的同学,希望我们也来试听信息的课程。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因为完全没有程序设计的基础,我一开始也学得不怎么样吧。课程告一段落时有一次选拔,我自我感觉考得挺差,估计要被淘汰。(当时有一半左右的同学是有基础的,而淘汰的人也差不多一半?我记不清了。)但神奇的是,我们的教练孙老师似乎很赏识我,把我留了下来。(为什么赏识我呢?我至今都有点迷茫。)后来,孙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便利,让我每天中午去机房编程序。我渐渐把Pascal语言用得很熟,并且掌握了各种算法。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比如模块化的习惯、提高程序可读性的习惯。真正懂程序设计的人都知道,这些习惯在设计小程序时用处不大,反而会增大代码量,但就是这些细节,在设计大型程序时会发挥无穷的威力。同时,Pascal时代精通了的那些基本思想,也是终生受用的。
如今我在学习C和C++语言,有了多年的基础和良好习惯,上手很快,学得很轻松,代码质量也很高。这些还仅仅是表面的可见的作用。事实上,程序设计的思想扎根于我的内心深处,对我的一切思索,不论是数学的还是哲学的,都有深远的影响。
就是当年的一次不经意的尝试,让我受益无穷,时间愈久,愈见其力量。所以,在人生路上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不尝试,永远不知道那经历有多宝贵。尝试了,往往发现,结果比预期好很多。即使不如预期,一个新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新财富,它很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大放异彩。这也是我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第三,为了学科竞赛,我必然也牺牲了一些东西。我参加的活动主要以竞赛相关活动为主,其他的活动主要是校内活动。即使是2010年夏天赴美,其主要目的也是参加American Regions Mathematical League(美国地区数学联盟)。(中国队在此次竞赛中获得国际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ARML,由于签证的问题代表队里只有八名选手;而一支完整的队伍有十五名选手。我们用八名选手打败了很多代表队的十五名选手。)
现在,告别了高中竞赛,也确定了录取的大学,我在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又如为高考的同学们进行数学辅导。
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竞赛,我是否会参加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度过更加充实的高中生活?这不好说。毕竟,如果没有学习拔高的竞赛内容,我也许会花更多时间应付学校课业;我也会为了升学烦恼,无法潇洒地去尝试常人不敢想象的东西。
不论怎样,人生只有一回。我不需要回头猜想其他的可能。我只要把明天走好。
## 附中的点点滴滴
从进入熟人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把自己当做附中人。光阴荏苒,一转眼已是六年。
在附中的校园里度过了六个春秋的我,大概是最纯粹的附中人吧。
<p class="skip"></p>
附中的理念。
附中在旁人眼里是一个高考导向型、竞赛导向型的学校,很容易和所谓的县中模式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真正的附中给我们足够的空间,鼓励我们自由发展;真正的附中包容多元的发展模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论这种教育模式是否适合所有同学,我还是要说,至少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喜欢自主发展。
从树人一直到附中,放学从来都是准时的;我一般在学校就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回家工作量很小,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即使是中考前夕最紧张的时候,我一般七点钟也就完成了作业,最晚写到九点。以前听人说中考苦、苦、苦,结果我从头“盼”到尾也没有盼来苦日子。当然,当时我所在的班是“2+4整体实验班”,基本没有中考压力。由于提前一步跨进了附中门,中考的时候心态也就更加平和。
另外,附中周六、周日、假期不补课,除了周六有选修课、社团活动和竞赛课以外,所有休假都是自行安排。这当然需要一定的自主能力。假如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附中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假如拥有这种能力,附中就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当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在附中摸索着培养出这种能力来。也许会走一些弯路,但这对终生发展来讲,绝对是极其重要的。
<p class="skip"></p>
附中的老师。
附中老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超,而且平易近人,和我们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对教过我或者给过我帮助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感激的。
印象最深的老师,有初中教我信息的孙小明老师,初中教我语文的汤海涓老师,高中教我语文的倪峰老师,高中我的数学竞赛教练陈兴江老师,以及教我时间最长的两位班主任,初一、初二的刘莉老师,和从初三起教我三年的秦岭老师。
孙老师前面提到过了,他对我特别好,特别关心我的发展。初一、初二几乎所有的中午我都是在孙老师的机房度过的。在我初中毕业以后,孙老师又和我长谈过很多次,还邀请我参加过他组织的活动。我知道录取结果后,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孙老师,想起他多年的照顾与鼓励,想起他对我殷切的期望。
我的初中、高中两位语文老师汤老师和倪老师,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且很有思想。他们的语文课总是像讲座一样,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广,娓娓道来;又像讨论班一样,鼓励我们自己找出答案,而且是在讨论中不断深入。有时,语文课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们会展开辩论,争先恐后。我也曾是讨论的中坚力量之一,只不过后来因为竞赛、留学准备等事情不得不停课了,至今觉得有点遗憾。这些语文课看上去跟考试完全没有关系。但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出的自主思考理解能力,一方面是应试时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核心,另一方面更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精神存在所必需的特质。语文,不仅仅培养语言文字的能力。母语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往往是最紧密的,语文,正是通过母语直接刺激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深刻影响人的整个存在。我想,在附中,最让我受益的,就是语文教育。
陈老师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一直陪我走来,很辛苦。
而我的两位班主任老师,都是严格的典范,受到很多同学的非议,但我知道,她们的严格,是认真负责的表现。我的确不喜欢约束,但老师的用心,我能体会到。相信那些曾经对老师不满的同学们有一天也会理解的。
其实,不仅仅是附中的老师,我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包括南师大的夏建国教授,等等。我真心感谢每个帮助过我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我的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p class="skip"></p>
附中的同学。
学校如果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那么学校几乎可以由图书馆替代。真实的学校不是这样的。学校最大的功能也许就是把一群同龄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启发。
附中的同学们是优秀的,充满活力的,富于创造的,分外可爱的。
我至今犹记得初中时我们自己发明的游戏,犹记得我们开过的每个玩笑,犹记得我们创作或改编的打油诗,犹记得借用上课时间奋笔疾书写成的搞笑文学(我好喜欢借用上课时间啊),犹记得我们为运动会入场式一遍遍排练,犹记得我们为英语节付出的创意与努力。初中也许是十八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吧,我想。
高中的同学们依然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由于停课时间较长,我错过了许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实在有些遗憾。
<p class="skip"></p>
附中的环境,以及我在附中的故事。
附中的校园是园林式的,幽静而美丽。
停课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漫步在校园里,在鲁迅园,在小溪边,在标本林里,在未名湖畔。
而高一的时候,教室的阳台恰好面向标本林。我总是坐在阳台上,静静地注视着摇曳的树木,静静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这样的校园,最适合思考,也最容易挑起散文与诗的情思。
而附中提供的大量自主安排时间,让我自由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我本来就很喜欢写作,高一那年冬天时,这种喜欢渐渐发展为热爱。我开始用笔记录自己的一切思想。我疯狂的写着,几乎每天都会写上千字。随笔本一页一页翻过去,上面写满了校园的景色、景色里蕴含的宇宙的真谛、我林林总总的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哲学的探寻。还有一份份厚厚的读书报告。在附中,高中阶段要提交十二份阅读文学名著的读书报告。从我奋发写作开始,我的读书每份报告都不曾低于万字。文字总是很自由,只是用名著作为引子,将阅读的名著映射到自己的人生,抒发自己真切的感情。这才是最真的读后感吧。
这种高强度的写作保持了一年半以上。之后,即使因为种种原因,写的频率减少了,但我早已把钢笔当作了思考的工具,每当我迷茫时,就提起笔记下些什么。其实,人的大脑也是有中央处理器的,中央处理器只能放那么多东西。只有把脑海里的东西写下来,写到“外存”上,中央处理器才可以处理更多的内容。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组织的过程,这种组织必然会把朦胧的念头清晰化,同时发现更深的层次,最终达到纯粹思想无法到达的境界。我没有列提纲的习惯(除非想法特别多时稍稍记一下要点以防忘掉)。我总是从一个基本的念头出发,随心所欲地写,让笔随着倾泻的思路自然地流淌。最后得到的东西总是远超过一开始所想的。考场作文也不例外,我只是想好一个开头和一个中心思想,然后就顺其自然。实践表明往往这种文章是越写越好,因为思路会渐渐打开,超越原来的立意。考试时我的作文经常远远超出字数限制,其他同学时常惊讶不已。我并不是说我会写作,并不是说我文章写得好。也许我的大多数文章在他人看来一钱不值。不过,我自信我是一个真正掌握了写作也用好了写作的人,因为我为自己而写,快乐地写,满足地写,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的许多心灵碎片,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我的人生哲学,大多数都是写着写着顿悟的。
在附中的这段日子,附中的课程,以及我自己的思索,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精神世界。
我即将从附中毕业了,但这个精神的骨架,会陪伴我走过一生。
<p class="skip"></p>
很遗憾地,由于个人的特殊性,我并没有体验过附中的全部生活。
我体验过的那一部分,那样值得回味;我又要说,我是幸运的,因为附中给了我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我没体验过的那一部分,我不好妄加评论;不过,我相信它同样精彩。
感谢附中让我体验了一个附中人应该体验的;也感谢附中充分尊重我的特殊性,并给予最大的支持。
六年,很美好。
附中,我的母校,会更加美好的。
## 出国始末
我很早就想出国接受最先进的本科教育,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直到2011年四月从福州的数学国家集训队回来,我才开始着手打听出国的具体申请流程。
当时时间已经很紧了,而我手握的唯一优势是:我已经有了北大的入场券,可以大胆冲刺顶级名校,不用害怕折翼而归。
<p class="skip"></p>
留美申请的第一个项目是参加标准化考试,获得标准化考试成绩。标准化考试主要指SAT Reasoning Test(俗称SAT I)及TOEFL iBT。排名较高的院校一般都要求至少两门SAT Subject Test成绩(俗称SAT II)。其中对中国学生挑战性最大的是SAT I。满分2400分,申请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哥大、芝大、宾大等名校一般需要2200分以上的成绩。
SAT I和SAT II在大陆均不设考点,得到香港考,一年只有一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六次。我开始准备的时候已经四月中下旬了,五月自然赶不上。而一月一日是大多数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十二月的考试是基本没法指望的。所以我只有三次机会。比较恶心的是,SAT I和SAT II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去一次香港只能选考其中之一。SAT II数理化自然不成问题,但必须占用一次机会,剩下的比较困难的SAT I,我只有两次机会。
大多数出国的同学至少提前半年准备SAT,而我开始准备时离六月的考试不足五十天,其中还参加了一次期中考试,真正全心准备的时间只有三十天略多。而SAT是没有诀窍的,一万多词汇必须背下来,阅读必须多做。当时我不是很努力吧,考试时词汇不太过关,而六月那次考试的词汇恰好较生僻,结果不尽人意。得分在2100+档次,虽然不算低了,但只适合申请前二十的学校,离我的目标还有距离。于是,又经过一番准备后,十月份我再次走进SAT I的考场。由于同时还在准备数学竞赛,参加了国家队培训等活动,加之有些偷懒的缘故,这次水平还是不够过硬,虽然达到了2200+,但未能上2300。暑期我也在仓促准备半个月后参加了TOEFL。由于SAT I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远高于TOEFL,所以准备并不吃力。结果考到了110+,应该说是高分中的平均水平。十二月考了SAT II,由于我选考的是数理化,所以轻松地拿到了满分2400。
总结一下,由于准备时间短、经历较分散,加之个人不够有毅力,标准化考试成绩都只是较高;达到了顶尖名校的水平,但并不出彩。
<p class="skip"></p>
由于有北京大学的坚强后盾,我并不像一般的同学申请多个层次的许多学校(保底的学校、与自身条件相当的学校以及用于冲刺的学校,这几个档次均会申请多所),也没有选校时的迟疑不决。我只选择了几所最好的学校: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和麻省理工,并且都申请了助学金。
<p class="skip"></p>
标准化考试成绩,特别是对于顶级名校来说,只是基本的参考,用于推断一个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胜任大学学习。学习能力对于顶级名校来说只是评价标准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其他内在特质。毕竟,顶级名校想要招收的,不是最优秀的学生,而是具有成功潜质的人。
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项目,当然是全方位展现自己的文书写作。
我的各种人生经历,尤其是文学艺术的部分在这里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我的主打文章是从艺术的角度写的,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科学,用审美的眼光评判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系统,借此体现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另一篇主打文章描述了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写作历程,从写作历程中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都是长期在我脑海中盘旋的问题,于是它们反映出一个最真实的我。
当然,各个学校还有自己特殊的补充文章。比如,斯坦福补充了几道短问答,以及三篇小文章,主题分别是“Intellectual vitality”、“A note to roommate”以及“What matters to you”(意译一下就是:鼓舞你不断探究的精神动力、写给未来室友的一封短信和什么对你最重要)。最有意思的是加州理工补充的两篇文章,主题分别是“Ethical dilemma”和“Quirky sense of humor”,即要求展示你曾面临的一个道德困境及你的应对,以及举例说明你与众不同的奇怪的幽默感。
写文书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不得不指出,因为竞赛的缘故,我原本的生活有点儿单调。而出国准备的这段时间,我的视野渐渐放宽了;结合文书写作期间对于整个人生的回味与思考,我想通了很多事情。前面提到的很多想法,就是来自于出国准备的大半年。
写文书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过程。纯大陆背景及大多数有过交流经历的学生都会通过中介公司或咨询公司的帮助提高文书的质量。我所在的咨询公司拓思教育非常强调自主,顾问老师只是不断地和我交流,给我启发,文书写作的主体是自己。与顾问老师就主题进行大量探讨之后,自己写成初稿,顾问老师会对稿子提出意见。很多时候意见只是启发性的问题,启发我往某个方向深入挖掘,启发我调整文章的结构,而我在这种启发中逐渐把文章改得越来越好。我的顾问老师十分严格。尽管我准备时间较晚,进度比较紧,但一篇文章仍然会改到七八稿甚至更多。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写作课程,帮助我渐渐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以适应美国名校的高强度学习。
<p class="skip"></p>
申请的其他过程也是我自己一手完成的,比如联系老师、翻译推荐信、办理成绩单、填写各类表格、邮寄和传真各类文件等等。这个过程中,由于要接触的人、要处理的文件很多,所以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条理性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p class="skip"></p>
申请过程中有的学校有面试,有的学校没有。比如斯坦福不提供面试,而麻省理工和哈佛就会提供。我参加的面试不多,而且都是较为随意的校友面试,所以没什么发言权。总的来说面试主题比较自由多样吧,如哈佛面试时是在星巴克,两个面试官跟我聊,基本上什么都问,连我在哪家咨询公司做材料都谈。而麻省理工面试是一边吃早餐一边谈,面试官是微软中国区的一个管理人员,学的物理不是很多,他一直让我解释相对论。
<p class="skip"></p>
我说过,我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想通了很多事情,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开始我想去美国,完全是因为美国的研究水平、学术水平;但经过大半年的深入了解,我终于明白了:大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成人,而不在于研究。所以,大学最重要的是人,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刚开始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普林斯顿(我曾把这个告诉很多人), 因为普林斯顿有最强的数学系,有据说是最美的校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还有爱因斯坦的光环笼罩。(我一直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的很多选择出于感性而非理性,所以我给出的原因常常让别人难以理解。比如,Princeton为什么最好听呢?答:我就是有这种感觉。不过现在我觉得Stanford一样好听。再如,爱因斯坦光环跟我上学有什么关系呢?答:没关系,但我就是看重这个。不过,现在我想通了很多东西,这种虚名也就看得淡多了。不是说爱因斯坦是虚名。这里可以展开来解释的,但展开来就偏离主题了。)
而大半年之后,斯坦福成了我最心仪的学校。为什么?因为加州温和的气候。因为斯坦福八千余英亩的全美最大校园——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因为斯坦福最强的计算机科学——这是个属于信息技术的年代,一切研究、工作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而我希望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与物理学基础,彻底革新人类的科学探索——我需要最优秀的信息技术教育。因为斯坦福铭于校徽上的格言: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让自由之风劲吹。也因为斯坦福的官方颜色是我最喜欢的Cardinal鲜红色。又因为斯坦福的网站做得最出色最漂亮(这出于是我对艺术的敏感吧)。还有很多很多理由。
录取结果出来,我被斯坦福和加州理工录取了,两所学府都提供了全额助学金。幸运再一次垂青了我。我毅然地选择了斯坦福,因为“自由之风劲吹”。
加州理工学院每年只招收一两百名学生,都是对理工有着高度热情的年轻人。加州理工绝对是小而精悍的,但是,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追求,这样一个密集的社交网络,会不会限制我的视野,使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各种特质——好的和坏的,在个体身上不断强化呢?北京大学,在我看来,可能也有相似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是竞赛和高考的佼佼者,组成的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的每个个体之间相似度非常高。
斯坦福大学则是一个很大很综合的学校,拥有各种院系,拥有各式背景的学生和教工。在斯坦福,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交流,被他们启发,从他们身上汲取新鲜的活力。同时,斯坦福崇尚自由而广博的教育,其本科有一个专门的学业要求,即每名本科生必须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工程应用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分别完成指定的学分,必须完成人文素养、写作方法、公民养成等课程,必须学习一门外语并达标。我相信,斯坦福自由而广博的发展模式,各式各样的人和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校园将会更适合我,给我一个精彩纷呈的本科生活。
当然,事实上,我对加州理工和北大都不是很了解,我并没有贬低它们的意思。我只是阐述了自己和斯坦福的相互适应关系。加州理工和北大也是最好的学府,但我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我很遗憾。
## 总结
我,是幸运的。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小学。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竞赛。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附中。
我幸运地选择了出国的道路,不论结果如何,仅仅申请的过程,就是十分宝贵的经历。
更加幸运地是,结果很让人满意,我的梦中学府——斯坦福大学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当然,美国顶级名校的学习会很苦,比北大苦很多。
但我相信,一切经历都是宝贵的。
我相信,自由之风会将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相信,一切都会很好。
* * *
## 附录
### 获得录取的大学
-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
- 北京大学
### 助学金数额及介绍
斯坦福及加州理工均为我提供了全额助学金,涵盖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等。其中斯坦福提供的助学金每年约$59000,四年合约150万人民币。
我要强调一下,我这里说的是助学金,而非奖学金。
在美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如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对本科生均不发放除体育奖学金以外的任何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一切助学金都是基于需求的,也就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确保学生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虽然是完全基于需求的,但不得不指出,国际生申请助学金会影响到录取。
宾大沃顿商学院做过统计,培养一个本科生一年的开支约十万美元。即使在消费水平较高的斯坦福,一个本科生的一年所有花费也只有$63500左右,剩下的四万美元(或者更多)由学校承担。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是亏本的,学校是在做长线投资。提供全额助学金的话,学校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招收本土学生是为美国培养人才,而招收国际学生并提供全额助学金则很可能是斥巨资为别国培养人才。学校是以育人为主的,学校肯定希望将优秀的学子培养成才,但投资的去向自然也是重要的现实考虑之一。所以,美国顶级名校招收国际生是十分谨慎的,对国际生提供助学金就更加谨慎。可见,作为国际生获得全额助学金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幸运的。
### 获得的奖项
<p class="undent">(高中阶段,仅列举省级以上官方认可的学科竞赛奖项)</p>
* 2011、201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
* 2010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 2009、2010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并入选省队(2011年直接入选省队,未参加高中数学联赛)
* 2010、201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
* 2010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
* 201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江苏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