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options
author | neodarz <neodarz@neodarz.net> | 2017-04-28 19:06:22 +0200 |
---|---|---|
committer | neodarz <neodarz@neodarz.net> | 2017-04-28 19:06:22 +0200 |
commit | dbbd20c6dc78e25ef58df1e5997ff327bd0ca5ea (patch) | |
tree | d73cbee479947b3d66c80f61243e54a50ba7c49c /source/pub | |
parent | cdabe7a75ea14f14ca8d4cd3bf9ac36cb1817531 (diff) | |
download | my_new_personal_website-dbbd20c6dc78e25ef58df1e5997ff327bd0ca5ea.tar.xz my_new_personal_website-dbbd20c6dc78e25ef58df1e5997ff327bd0ca5ea.zip |
Update to a new personalised version
Diffstat (limited to 'source/pub')
-rw-r--r-- | source/pub/15-18.md | 163 | ||||
-rw-r--r-- | source/pub/autobiography-up-to-college.md | 342 | ||||
-rw-r--r-- | source/pub/index.md | 11 | ||||
-rw-r--r-- | source/pub/random-thoughts.md | 108 |
4 files changed, 0 insertions, 624 deletions
diff --git a/source/pub/15-18.md b/source/pub/15-18.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644f4796..00000000 --- a/source/pub/15-18.md +++ /dev/null @@ -1,163 +0,0 @@ ---- -title: "十五岁,十八岁" -author: 王之铭 -date: 2012-05-26 -date_display: 二〇一二年五月廿六日 -chinese_article: true ---- - -## 序 - -高中毕业前夕,我为南京师大附中2012届毕业典礼的诗朗诵环节写了这首诗。具体成诗时间我已不得而知,大约是典礼前几周吧。毕业典礼于2012年5月26日举行,题名“青春是美丽的”。母校的网站上有部分图片和资料。[^website] - -<p class="date-tag">2016年7月9日</p> - -[^website]: 新闻页面见[此链接](http://58.213.145.148/Press/ViewDetails.aspx?id=3997)。如网页失效,请参见[Wayback Machine](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09123341/http://58.213.145.148/News/20120526/20120526113211.html)。 - -* * * - -<div class="poem"> - -标本林古木轻舒枝干 -鲁迅园瀑布水声潺潺 -未名湖畔清风拂过面颊 -又悄然吹进你我心田 -桃李阁的藤萝 -自萧索至繁花从落英到绿叶 -一个轮回于百年校史不过惊鸿一瞥 - -十五岁 -又一群刚告别儿童节的孩子 - -以为自己早已长大 -以为自己无所不晓 -一点点自大 一点点轻狂 -满怀憧憬走进学校 - -崭新的天地铺开在面前 -万紫千红 分外妖娆 -世界忽然绚烂了你我忘情地奔跑 -渐渐明白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 -什么也不知道? -是不是有点可笑? -不 一颗无畏的心 -才是最最重要 - -生命刚刚展开 -跌倒总可以重来 -奋起去推常人不敢靠近的大门 -否则我们凭什么叫附中人? - -沿途的困难挡不住勇者 -一时的失落又算得了什么? -挑战 人生才精彩 -青春 永远不言败 - -忙到无暇回头是少年的格调 -只顾着飞 飞得更高 -匆匆奔走在校园的大道 -你我是否忽略了身边那些悄悄—— - -标本林古木轻舒枝干 -鲁迅园瀑布水声潺潺 -未名湖畔清风拂过面颊 -又悄然吹进你我心田 -桃李阁的藤萝 -自萧索至繁花从落英到绿叶 -一个轮回于百年校史不过惊鸿一瞥 -只是—— -有一双无形的眼睛 -凝视着你我每一个人 -静静地 -目送你我成长 - -十八岁 -又一群即将远走高飞的年轻人 - -曾经那样渴望毕业渴望自由 -如今竟有淡淡的离愁 -灯下疾书中猛地停笔 -蓦然回首—— -去梳理那些恍如隔世 又如此鲜明的记忆 - -当年你我有着同样朦胧的梦想 -当年你我其实不懂什么叫追求 -当年你我打打闹闹不知轻重 -当年你我心眼儿挺小偶尔闹闹别扭 - -你我在广阔天地间追寻生命的碎片 -师长好友书籍活动都是宝贵的体验 -像一株小树 缓缓萌芽—— -渐渐你我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有了清晰的梦想走上了不同的路线 - -吃喝玩乐的闲扯渐渐缩短 -往昔的好友 可曾悄悄疏远? -不—— -也许话语少了 那是心照不宣 -读着朋友们惜别的日志 -一点一滴全浮现在眼前 - - -捧起一张当年的相片 -你我可曾淡然一笑 -多少次以为我们已经长大 -回头看还是那样稚嫩幼小 - -如今真的十八岁了 -心底存放着十八年的美好 -有那些经年不变的温情 -也有那些相伴太久的悄悄—— - -标本林古木轻舒枝干 -鲁迅园瀑布水声潺潺 -未名湖畔清风拂过面颊 -又悄然吹进你我心田 -桃李阁的藤萝 -自萧索至繁花从落英到绿叶 -又一个轮回于百年校史不过惊鸿一瞥 -只是—— -有一双无形的眼睛 -凝视着你我每一个人 -静静地 -目送你我成长 - -(高潮) -一百一十载 春去秋来 -一百一十载 花谢花开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谆谆诲人 从未倦怠 - -万千十五岁学子 -带着十五岁的躁动 -争先恐后 蜂拥而来 -来享受青春的精彩 - -千万十八岁英才 -怀着十八岁的热情 -扬帆启航 振翅远去 -去创造崭新的时代 - -你我只是平凡的万千分之一 -却拥有各自绝版的回忆 -时光将洗去一切棱角 -沉淀下永不褪色的美丽 - -神州大地有太多的附中 -但在你我眼里 附中只是唯一 -走出这片土地 不再时常提起 -但是,附中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 -(尾声) -回头看,你我青春年少 -向前望,你我心比天高 -十八岁的花季没有泪水 -告别时亦当高歌、欢笑 - -让我们把感伤抛在脑后 -让我们的呼声直干云霄 -附中,我们为你骄傲! -附中,你终将为我们自豪! - -</div> diff --git a/source/pub/autobiography-up-to-college.md b/source/pub/autobiography-up-to-college.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ff61f528..00000000 --- a/source/pub/autobiography-up-to-college.md +++ /dev/null @@ -1,342 +0,0 @@ ---- -title: "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author: 王之铭 -date: 2012-05-07 -date_display: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chinese_article: true ---- - -## 序 - -本文算是我十八岁以前的自传,为二〇一二年接受采访前所作。比起说,我更会写,于是写了这篇稿件供记者参考。 - -同年,我烧毁了中学时代所有的手稿,而本文由于被学校发布到网站上[^web]而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几篇之一。只可惜网上流传的版本曾经校办轻度摧残(最明显的特征是一众突兀、尴尬、时而断章取义的粗体小标题),少数段落已面目全非。 - -时至昨日,我才知道家里还留有一份原稿的打印件,于是本文的原貌才得以重见天日。发表在这里的版本经过了轻度的编辑——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已尽可能替换为中文。当年我还没有为中文的纯粹性而担忧。 - -我并不后悔在火光中湮灭了大片的回忆。但谨以此文作为少年时代最后的纪念。 - -<p class="date-tag">2016年7月10日</p> - -[^web]: 见[南师附中网站](http://58.213.145.148/Press/ViewDetails.aspx?id=3963)。若页面失效,请参见[Wayback Machine](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10012701/http://58.213.145.148/News/20120509/20120509162146.html)。 - -* * * - -## 童年 - -我天性热爱自由,不喜欢约束。而我的童年也是自由自在的。 - -有些父母从幼年时就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开发。又有些天才儿童在幼年时就展现出超高的天赋,一岁开始识字、三岁开始背诗、七岁自学微积分等等,这些例子不少。不过我和这些都沾不上边。父母似乎从来没有教过我识字啦、算术啦,这些都只是在幼儿园跟着老师稍稍学了一些。 - -我上的小学是离我家很近的中山小学。不像那些以繁重课业、激烈竞争闻名的“名校”,我在中山小学学得很轻松,每天按时放学回家,做完不多的作业,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一直到小学二三年级,我从未试过“超前”。学校的课业对我来说挺简单,考试成绩也都不错。我按部就班地走着,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现在,大多数孩子的快乐童年似乎被剥夺了?) - -<p class="skip"></p> - -其实,父母并不是没有培养我,只是他们换了一种方式。我的妈妈是一位很有理念的母亲,她没有让我早早识字背诗学算术,而是培养我的艺术才能。 - -从三岁半起,我就开始学习音乐和美术。音乐方面我学的乐器是电子琴;美术方面我学过各种技法,一开始大概是儿童画。我并不很自觉;三岁半的孩子肯定是喜欢偷懒的。在电子琴方面,妈妈对我非常严格,总是监督我练习。我练琴时大概经常哭闹吧,以至于爸爸曾经劝妈妈放弃。但是妈妈逼着我坚持下来了。我练了五年电子琴,从四级一直考到十级。十级证书是二年级暑假拿到的。那时妈妈问我要不要继续学双排的电子琴,我说算了。如今想来挺后悔。最近正要重拾键盘。美术则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一直学到将近小学毕业。 - -现在回头看来,早年的艺术训练是非常珍贵的。它们陶冶了我的性情,在我内心深处植下了审美的种子,让我爱上了文学艺术,也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敏感而神奇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对我以后的一切都有巨大影响。它影响了我生命发展的轨迹;而现实地说,我想它也在录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后面还会谈到。 - -<p class="skip"></p> - -小学阶段还有两件事值得提起。 - -我说过我不喜欢约束,所以我一直不太遵守纪律。记得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上课总是不听讲,在课桌肚里面看书,以小说为主。有短篇的,也有长篇的。长篇小说大多是西方经典,大多数不太适合我那时的年龄。四大名著也看,看原著,《水浒》、《三国》、《红楼》都看过好多遍。上课不听讲自然是不好的,但那段时间我确实看了不少书。那段时间的阅读大概打下了我精神世界的基石。 - -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小说。这真是一个创举。其实我一直很想写自己的小说,只不过缺乏动力,每次写了开头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有了老师的要求,我自然有了力量,开始了创作。我们写小说是各人写各人的。不过组成五人小组,共用一个活页本,每周活页本轮转,轮到我时我就把自己新写的一章放进去,同时还可以欣赏其他几位的成果。每次我写的都是最多的,别人一章写四五百字最多一千字,我则总是写到两三千,有一次甚至写了将近一万字。写这么多是需要时间的,我常常整晚伏案疾书,当然,很多时候上课时间又被借用了,呵呵。 -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作品,肯定很幼稚啦。不过,写自己的小说总是很开心也很充实。而且,我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吧,毕竟,不论质量如何,我写作文时从来没有出现过挤牙膏凑字数的情况。 - -我的小学生活就是这样轻松愉快,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她给了我充足的课余时间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并不是贬低那些“名校”的高强度教育,毕竟,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人适合不同的环境。只是,由于我天生热爱自由讨厌约束,并且客观地说,我也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这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最适合我。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我的母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 -## 竞赛历程 - -参加学科竞赛有一点偶然成分。 - -因为小学课业很轻松,有不少课余时间,所以二年级暑假时经人介绍,我去参加了奥数培训班。去了之后感觉学得还不错,也挺有兴趣,就坚持了下去。 -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玄武区少年宫上课,大概是记错了时间到早了,教室里在上四年级的课。妈妈就鼓励我进去听听。我一开始有点害怕,怕自己听不懂,但真的进去听了之后,发现其实还有不少我会的东西。从此我就把课从三年级调到了四年级,走上了“超前学习”的历程。 - -在那之后,我一直走在同龄人的前面,提前学习数学课程,参加高年级的竞赛,成绩还是不错的。进入初中后,我受学校老师的鼓励学习信息学竞赛,一学就是四年。进入高中之后,又参加了物理竞赛。数学、物理和信息本来就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起来挺有劲头。化学竞赛的学习我也参加了一些,但由于对化学兴趣稍低,所以后来退出了。尽管如此,化学竞赛的学习还是让我迅速掌握了高考化学内容,使我应对课业时游刃有余。 - -<p class="skip"></p> - -在学习竞赛内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时,我一直坚持着一个理念,就是“学有余力才搞竞赛”。尽管学习拔高的内容需要不少时间,但我一直保证自己在学校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事实上,通过学习理科竞赛内容,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俯视各门理科课程,学得轻松。语文方面,由于我热爱文学,喜欢动笔写,所以水平还不错。英语方面,关键就是多读,放声朗读,读得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我从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英语时就习惯大声朗读,所以语感一直保持得不错。其他课程方面,上课好好听,课后做好作业(作业不多),用心理解,也就不会有问题了。 -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学科竞赛,就是因为许多人把竞赛当作了升学的工具,放弃了其他所有去攻竞赛。我估计有人是这样想的:反正我到大学是学物理,那语文有什么用?历史有什么用?地理有什么用?这种想法其实是极为错误的。人,首先要有广度,才能谈得上深度。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谈到。学习竞赛前,基本的课业是必须保证的。如果竞赛变成一种“学有余力”后拓展性研究性的学习,竞赛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 - -这点我感觉附中做得很好。附中在高一时向同学们开放各门竞赛课程,同学们可以先去听课,从基础学起,如果感觉不适应,可以随时退出。这样,同学们既可以挑战自我,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安排。即使退出了,之前学的竞赛基础对于常规课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 -<p class="skip"></p> - -接着谈谈我又竞赛走向北京大学的历程。 - -最正规的、受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当然是高中阶段的五大联赛,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 - -我在高一时就幸运地进入了约九人的(具体人数记不太清了)数学省队,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在重庆南开中学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当时考得不太好,只得了银牌。虽然高一获得银牌已经不算易事,但考虑到成绩不算好,另外离升学还很遥远,我当时没有联系大学。 - -一年以后,我代表江苏省赴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再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结果顺利获得金牌并进入约五十人的国家集训队。就在那时,我获得了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预录取,提前摆脱了升学的烦恼。 - -之后的竞赛路不太顺畅。2011年3月,我参加了在福州一中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国家集训队选拔,结果未能进入六人国家队。2012年1月,我在陕西西安西北工大附中再收一枚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再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但最终在江西南昌大学附中又一次与国家队失之交臂。 - -<p class="skip"></p> - -回想我的高中竞赛历程,附中给了我太多的便利、太多的帮助。 - -从高一下学期起,学校就批准我数学课免修,让我在图书馆里自学更深的数学课程。 - -高二时,为了备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和国家集训队,学校批准我部分课程停课自学,集中精力提高数学水平。当然,我没有滥用学校赋予我的权利,各科课程(包括小四门)都没有落下。 - -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学校还特批我使用教师阅览室。在教师阅览室里,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 -高二的国家集训队恰好与小高考冲突了,也是学校一手帮我处理,使我没有后顾之忧。 -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学校还特地请来专家与我交流,对我进行指导。 - -每次参加比赛,我的教练陈老师总是陪着我,西南、东北、东南、西北、中部整整绕神州大地转了一圈。 - -…… - -真的很感激附中。 - -<p class="skip"></p> - -最终未能进入国家队,摘得国际金牌,我个人感觉对学校还是有愧的。 - -我说过,我从小就不很自觉。即使到了高中,还是会浪费不少时间,并没有尽自己的全力。这点的确很惭愧。最终未能进入国家队,虽然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水平还没有炉火纯青。 - -当然,我并不后悔。其实人生没什么好后悔的,做过的事情,后悔也改变不了。而且,对于人生中的那些失败的经历,还有两种解释。 - -其一,后悔是因为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就像晚了一分钟错过飞机的人肯定比晚了一小时错过飞机的人后悔,后悔其实说明我们本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也许只要改变一个小小的细节,结果就会很不一样。这种理解是说,那些值得后悔的事,只是一种激励,一种借鉴,甚至是一种肯定。 - -另一种解释是我自己的,有点玄,但我很相信这个解释,因为我人生中的很多经历印证了这一点。(当然,在这里无法展开这些经历。)这种解释简单说来是这样的:我们走上了一条路,就再也无法判断另一条路会通向何方。我们只能做一些短期的预测,表现为日常的后悔:要是我那天晚上没有看小说,认真复习了,也许我考试就考好了。但是,考试考好之后又会通向何方呢?也许,是一个更差的结局呢?人生是非线性的,有无穷多的蝴蝶效应。短期的好并不能代表长期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把自己封闭在书桌前,只做高考题,他可能会成为高考状元(这不是在讽刺高考状元),但这真的好吗?我习惯把一切往好的方向想,虽然我以前浪费了许多时间,但这些玩掉的、消磨掉的时间真的就“浪费”掉了吗?它们就不会为我的人生提供些什么吗?我不好说。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些“废品”里很可能藏着千金不换的宝藏。我习惯把一切往好的方向想,我认为:其实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发自我们的真心,并且把我们带到了更好的地方。 - -我的想法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 -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还没看出它的意义,说明时候还没到。 - -我知道,这个理论完全经不起推敲,但也没有人能将它证伪。许多东西关键看你信不信,不要用逻辑去解释它。必须强调的是,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这不是让大家心安理得地玩游戏、浪费时间。这只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大家尽可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尽可能快乐尽可能幸福;永远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伤心,永远不要为无法预料的事担心;只要认准前方的光明,剩下的只是向着光明奔跑。毕竟,人生的终极目标对每个人都一样,那就是——幸福。 - -以上是个人的人生哲学,很多是在最近才想通的。下一个部分将详细谈谈我在附中的精神发展历程。 - -<p class="skip"></p> - -关于竞赛,还有最后三点想说。 - -第一,竞赛从客观上帮了我很多。因为竞赛成绩突出,我成功地免去了小升初的烦恼,后来又拿着北大的入场券,毫无顾虑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竞赛,使我受益良多。这并不是说竞赛适合每个人。只是,竞赛恰恰适合我,并且我恰恰遇到了理科竞赛这条路。就像小学一样,我必须说我是幸运的。命运给了我机遇。总体来说,我把握住了。 - -第二,一个小小的实例,来说明经历的神奇意义,来说明:一些不经意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一生。小学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参加信息竞赛,但我从来没碰过。小升初暑假的时候,树人信息组的老师打电话给一些数学竞赛成绩较好的同学,希望我们也来试听信息的课程。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因为完全没有程序设计的基础,我一开始也学得不怎么样吧。课程告一段落时有一次选拔,我自我感觉考得挺差,估计要被淘汰。(当时有一半左右的同学是有基础的,而淘汰的人也差不多一半?我记不清了。)但神奇的是,我们的教练孙老师似乎很赏识我,把我留了下来。(为什么赏识我呢?我至今都有点迷茫。)后来,孙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便利,让我每天中午去机房编程序。我渐渐把Pascal语言用得很熟,并且掌握了各种算法。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比如模块化的习惯、提高程序可读性的习惯。真正懂程序设计的人都知道,这些习惯在设计小程序时用处不大,反而会增大代码量,但就是这些细节,在设计大型程序时会发挥无穷的威力。同时,Pascal时代精通了的那些基本思想,也是终生受用的。 - -如今我在学习C和C++语言,有了多年的基础和良好习惯,上手很快,学得很轻松,代码质量也很高。这些还仅仅是表面的可见的作用。事实上,程序设计的思想扎根于我的内心深处,对我的一切思索,不论是数学的还是哲学的,都有深远的影响。 - -就是当年的一次不经意的尝试,让我受益无穷,时间愈久,愈见其力量。所以,在人生路上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不尝试,永远不知道那经历有多宝贵。尝试了,往往发现,结果比预期好很多。即使不如预期,一个新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新财富,它很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大放异彩。这也是我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 -第三,为了学科竞赛,我必然也牺牲了一些东西。我参加的活动主要以竞赛相关活动为主,其他的活动主要是校内活动。即使是2010年夏天赴美,其主要目的也是参加American Regions Mathematical League(美国地区数学联盟)。(中国队在此次竞赛中获得国际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ARML,由于签证的问题代表队里只有八名选手;而一支完整的队伍有十五名选手。我们用八名选手打败了很多代表队的十五名选手。) - -现在,告别了高中竞赛,也确定了录取的大学,我在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又如为高考的同学们进行数学辅导。 - -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竞赛,我是否会参加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度过更加充实的高中生活?这不好说。毕竟,如果没有学习拔高的竞赛内容,我也许会花更多时间应付学校课业;我也会为了升学烦恼,无法潇洒地去尝试常人不敢想象的东西。 - -不论怎样,人生只有一回。我不需要回头猜想其他的可能。我只要把明天走好。 - -## 附中的点点滴滴 - -从进入熟人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把自己当做附中人。光阴荏苒,一转眼已是六年。 - -在附中的校园里度过了六个春秋的我,大概是最纯粹的附中人吧。 - -<p class="skip"></p> - -附中的理念。 - -附中在旁人眼里是一个高考导向型、竞赛导向型的学校,很容易和所谓的县中模式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真正的附中给我们足够的空间,鼓励我们自由发展;真正的附中包容多元的发展模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不论这种教育模式是否适合所有同学,我还是要说,至少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喜欢自主发展。 - -从树人一直到附中,放学从来都是准时的;我一般在学校就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回家工作量很小,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即使是中考前夕最紧张的时候,我一般七点钟也就完成了作业,最晚写到九点。以前听人说中考苦、苦、苦,结果我从头“盼”到尾也没有盼来苦日子。当然,当时我所在的班是“2+4整体实验班”,基本没有中考压力。由于提前一步跨进了附中门,中考的时候心态也就更加平和。 - -另外,附中周六、周日、假期不补课,除了周六有选修课、社团活动和竞赛课以外,所有休假都是自行安排。这当然需要一定的自主能力。假如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附中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假如拥有这种能力,附中就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当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在附中摸索着培养出这种能力来。也许会走一些弯路,但这对终生发展来讲,绝对是极其重要的。 - -<p class="skip"></p> - -附中的老师。 - -附中老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超,而且平易近人,和我们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对教过我或者给过我帮助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感激的。 - -印象最深的老师,有初中教我信息的孙小明老师,初中教我语文的汤海涓老师,高中教我语文的倪峰老师,高中我的数学竞赛教练陈兴江老师,以及教我时间最长的两位班主任,初一、初二的刘莉老师,和从初三起教我三年的秦岭老师。 - -孙老师前面提到过了,他对我特别好,特别关心我的发展。初一、初二几乎所有的中午我都是在孙老师的机房度过的。在我初中毕业以后,孙老师又和我长谈过很多次,还邀请我参加过他组织的活动。我知道录取结果后,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孙老师,想起他多年的照顾与鼓励,想起他对我殷切的期望。 - -我的初中、高中两位语文老师汤老师和倪老师,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且很有思想。他们的语文课总是像讲座一样,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广,娓娓道来;又像讨论班一样,鼓励我们自己找出答案,而且是在讨论中不断深入。有时,语文课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们会展开辩论,争先恐后。我也曾是讨论的中坚力量之一,只不过后来因为竞赛、留学准备等事情不得不停课了,至今觉得有点遗憾。这些语文课看上去跟考试完全没有关系。但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出的自主思考理解能力,一方面是应试时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核心,另一方面更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精神存在所必需的特质。语文,不仅仅培养语言文字的能力。母语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往往是最紧密的,语文,正是通过母语直接刺激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深刻影响人的整个存在。我想,在附中,最让我受益的,就是语文教育。 - -陈老师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一直陪我走来,很辛苦。 - -而我的两位班主任老师,都是严格的典范,受到很多同学的非议,但我知道,她们的严格,是认真负责的表现。我的确不喜欢约束,但老师的用心,我能体会到。相信那些曾经对老师不满的同学们有一天也会理解的。 - -其实,不仅仅是附中的老师,我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包括南师大的夏建国教授,等等。我真心感谢每个帮助过我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我的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 -<p class="skip"></p> - -附中的同学。 - -学校如果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那么学校几乎可以由图书馆替代。真实的学校不是这样的。学校最大的功能也许就是把一群同龄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启发。 - -附中的同学们是优秀的,充满活力的,富于创造的,分外可爱的。 - -我至今犹记得初中时我们自己发明的游戏,犹记得我们开过的每个玩笑,犹记得我们创作或改编的打油诗,犹记得借用上课时间奋笔疾书写成的搞笑文学(我好喜欢借用上课时间啊),犹记得我们为运动会入场式一遍遍排练,犹记得我们为英语节付出的创意与努力。初中也许是十八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吧,我想。 - -高中的同学们依然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由于停课时间较长,我错过了许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实在有些遗憾。 - -<p class="skip"></p> - -附中的环境,以及我在附中的故事。 - -附中的校园是园林式的,幽静而美丽。 - -停课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漫步在校园里,在鲁迅园,在小溪边,在标本林里,在未名湖畔。 - -而高一的时候,教室的阳台恰好面向标本林。我总是坐在阳台上,静静地注视着摇曳的树木,静静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 -这样的校园,最适合思考,也最容易挑起散文与诗的情思。 - -而附中提供的大量自主安排时间,让我自由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 -我本来就很喜欢写作,高一那年冬天时,这种喜欢渐渐发展为热爱。我开始用笔记录自己的一切思想。我疯狂的写着,几乎每天都会写上千字。随笔本一页一页翻过去,上面写满了校园的景色、景色里蕴含的宇宙的真谛、我林林总总的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哲学的探寻。还有一份份厚厚的读书报告。在附中,高中阶段要提交十二份阅读文学名著的读书报告。从我奋发写作开始,我的读书每份报告都不曾低于万字。文字总是很自由,只是用名著作为引子,将阅读的名著映射到自己的人生,抒发自己真切的感情。这才是最真的读后感吧。 - -这种高强度的写作保持了一年半以上。之后,即使因为种种原因,写的频率减少了,但我早已把钢笔当作了思考的工具,每当我迷茫时,就提起笔记下些什么。其实,人的大脑也是有中央处理器的,中央处理器只能放那么多东西。只有把脑海里的东西写下来,写到“外存”上,中央处理器才可以处理更多的内容。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组织的过程,这种组织必然会把朦胧的念头清晰化,同时发现更深的层次,最终达到纯粹思想无法到达的境界。我没有列提纲的习惯(除非想法特别多时稍稍记一下要点以防忘掉)。我总是从一个基本的念头出发,随心所欲地写,让笔随着倾泻的思路自然地流淌。最后得到的东西总是远超过一开始所想的。考场作文也不例外,我只是想好一个开头和一个中心思想,然后就顺其自然。实践表明往往这种文章是越写越好,因为思路会渐渐打开,超越原来的立意。考试时我的作文经常远远超出字数限制,其他同学时常惊讶不已。我并不是说我会写作,并不是说我文章写得好。也许我的大多数文章在他人看来一钱不值。不过,我自信我是一个真正掌握了写作也用好了写作的人,因为我为自己而写,快乐地写,满足地写,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的许多心灵碎片,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我的人生哲学,大多数都是写着写着顿悟的。 - -在附中的这段日子,附中的课程,以及我自己的思索,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精神世界。 - -我即将从附中毕业了,但这个精神的骨架,会陪伴我走过一生。 - -<p class="skip"></p> - -很遗憾地,由于个人的特殊性,我并没有体验过附中的全部生活。 - -我体验过的那一部分,那样值得回味;我又要说,我是幸运的,因为附中给了我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我没体验过的那一部分,我不好妄加评论;不过,我相信它同样精彩。 - -感谢附中让我体验了一个附中人应该体验的;也感谢附中充分尊重我的特殊性,并给予最大的支持。 - -六年,很美好。 - -附中,我的母校,会更加美好的。 - -## 出国始末 - -我很早就想出国接受最先进的本科教育,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 -直到2011年四月从福州的数学国家集训队回来,我才开始着手打听出国的具体申请流程。 - -当时时间已经很紧了,而我手握的唯一优势是:我已经有了北大的入场券,可以大胆冲刺顶级名校,不用害怕折翼而归。 - -<p class="skip"></p> - -留美申请的第一个项目是参加标准化考试,获得标准化考试成绩。标准化考试主要指SAT Reasoning Test(俗称SAT I)及TOEFL iBT。排名较高的院校一般都要求至少两门SAT Subject Test成绩(俗称SAT II)。其中对中国学生挑战性最大的是SAT I。满分2400分,申请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哥大、芝大、宾大等名校一般需要2200分以上的成绩。 - -SAT I和SAT II在大陆均不设考点,得到香港考,一年只有一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六次。我开始准备的时候已经四月中下旬了,五月自然赶不上。而一月一日是大多数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十二月的考试是基本没法指望的。所以我只有三次机会。比较恶心的是,SAT I和SAT II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去一次香港只能选考其中之一。SAT II数理化自然不成问题,但必须占用一次机会,剩下的比较困难的SAT I,我只有两次机会。 - -大多数出国的同学至少提前半年准备SAT,而我开始准备时离六月的考试不足五十天,其中还参加了一次期中考试,真正全心准备的时间只有三十天略多。而SAT是没有诀窍的,一万多词汇必须背下来,阅读必须多做。当时我不是很努力吧,考试时词汇不太过关,而六月那次考试的词汇恰好较生僻,结果不尽人意。得分在2100+档次,虽然不算低了,但只适合申请前二十的学校,离我的目标还有距离。于是,又经过一番准备后,十月份我再次走进SAT I的考场。由于同时还在准备数学竞赛,参加了国家队培训等活动,加之有些偷懒的缘故,这次水平还是不够过硬,虽然达到了2200+,但未能上2300。暑期我也在仓促准备半个月后参加了TOEFL。由于SAT I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远高于TOEFL,所以准备并不吃力。结果考到了110+,应该说是高分中的平均水平。十二月考了SAT II,由于我选考的是数理化,所以轻松地拿到了满分2400。 - -总结一下,由于准备时间短、经历较分散,加之个人不够有毅力,标准化考试成绩都只是较高;达到了顶尖名校的水平,但并不出彩。 - -<p class="skip"></p> - -由于有北京大学的坚强后盾,我并不像一般的同学申请多个层次的许多学校(保底的学校、与自身条件相当的学校以及用于冲刺的学校,这几个档次均会申请多所),也没有选校时的迟疑不决。我只选择了几所最好的学校: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和麻省理工,并且都申请了助学金。 - -<p class="skip"></p> - -标准化考试成绩,特别是对于顶级名校来说,只是基本的参考,用于推断一个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胜任大学学习。学习能力对于顶级名校来说只是评价标准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其他内在特质。毕竟,顶级名校想要招收的,不是最优秀的学生,而是具有成功潜质的人。 - -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项目,当然是全方位展现自己的文书写作。 - -我的各种人生经历,尤其是文学艺术的部分在这里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我的主打文章是从艺术的角度写的,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科学,用审美的眼光评判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系统,借此体现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另一篇主打文章描述了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写作历程,从写作历程中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都是长期在我脑海中盘旋的问题,于是它们反映出一个最真实的我。 - -当然,各个学校还有自己特殊的补充文章。比如,斯坦福补充了几道短问答,以及三篇小文章,主题分别是“Intellectual vitality”、“A note to roommate”以及“What matters to you”(意译一下就是:鼓舞你不断探究的精神动力、写给未来室友的一封短信和什么对你最重要)。最有意思的是加州理工补充的两篇文章,主题分别是“Ethical dilemma”和“Quirky sense of humor”,即要求展示你曾面临的一个道德困境及你的应对,以及举例说明你与众不同的奇怪的幽默感。 - -写文书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不得不指出,因为竞赛的缘故,我原本的生活有点儿单调。而出国准备的这段时间,我的视野渐渐放宽了;结合文书写作期间对于整个人生的回味与思考,我想通了很多事情。前面提到的很多想法,就是来自于出国准备的大半年。 - -写文书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过程。纯大陆背景及大多数有过交流经历的学生都会通过中介公司或咨询公司的帮助提高文书的质量。我所在的咨询公司拓思教育非常强调自主,顾问老师只是不断地和我交流,给我启发,文书写作的主体是自己。与顾问老师就主题进行大量探讨之后,自己写成初稿,顾问老师会对稿子提出意见。很多时候意见只是启发性的问题,启发我往某个方向深入挖掘,启发我调整文章的结构,而我在这种启发中逐渐把文章改得越来越好。我的顾问老师十分严格。尽管我准备时间较晚,进度比较紧,但一篇文章仍然会改到七八稿甚至更多。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写作课程,帮助我渐渐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以适应美国名校的高强度学习。 - -<p class="skip"></p> - -申请的其他过程也是我自己一手完成的,比如联系老师、翻译推荐信、办理成绩单、填写各类表格、邮寄和传真各类文件等等。这个过程中,由于要接触的人、要处理的文件很多,所以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条理性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p class="skip"></p> - -申请过程中有的学校有面试,有的学校没有。比如斯坦福不提供面试,而麻省理工和哈佛就会提供。我参加的面试不多,而且都是较为随意的校友面试,所以没什么发言权。总的来说面试主题比较自由多样吧,如哈佛面试时是在星巴克,两个面试官跟我聊,基本上什么都问,连我在哪家咨询公司做材料都谈。而麻省理工面试是一边吃早餐一边谈,面试官是微软中国区的一个管理人员,学的物理不是很多,他一直让我解释相对论。 - -<p class="skip"></p> - -我说过,我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想通了很多事情,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 -一开始我想去美国,完全是因为美国的研究水平、学术水平;但经过大半年的深入了解,我终于明白了:大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成人,而不在于研究。所以,大学最重要的是人,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 -刚开始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普林斯顿(我曾把这个告诉很多人), 因为普林斯顿有最强的数学系,有据说是最美的校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还有爱因斯坦的光环笼罩。(我一直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的很多选择出于感性而非理性,所以我给出的原因常常让别人难以理解。比如,Princeton为什么最好听呢?答:我就是有这种感觉。不过现在我觉得Stanford一样好听。再如,爱因斯坦光环跟我上学有什么关系呢?答:没关系,但我就是看重这个。不过,现在我想通了很多东西,这种虚名也就看得淡多了。不是说爱因斯坦是虚名。这里可以展开来解释的,但展开来就偏离主题了。) - -而大半年之后,斯坦福成了我最心仪的学校。为什么?因为加州温和的气候。因为斯坦福八千余英亩的全美最大校园——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因为斯坦福最强的计算机科学——这是个属于信息技术的年代,一切研究、工作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而我希望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与物理学基础,彻底革新人类的科学探索——我需要最优秀的信息技术教育。因为斯坦福铭于校徽上的格言: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让自由之风劲吹。也因为斯坦福的官方颜色是我最喜欢的Cardinal鲜红色。又因为斯坦福的网站做得最出色最漂亮(这出于是我对艺术的敏感吧)。还有很多很多理由。 - -录取结果出来,我被斯坦福和加州理工录取了,两所学府都提供了全额助学金。幸运再一次垂青了我。我毅然地选择了斯坦福,因为“自由之风劲吹”。 - -加州理工学院每年只招收一两百名学生,都是对理工有着高度热情的年轻人。加州理工绝对是小而精悍的,但是,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追求,这样一个密集的社交网络,会不会限制我的视野,使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各种特质——好的和坏的,在个体身上不断强化呢?北京大学,在我看来,可能也有相似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是竞赛和高考的佼佼者,组成的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的每个个体之间相似度非常高。 - -斯坦福大学则是一个很大很综合的学校,拥有各种院系,拥有各式背景的学生和教工。在斯坦福,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交流,被他们启发,从他们身上汲取新鲜的活力。同时,斯坦福崇尚自由而广博的教育,其本科有一个专门的学业要求,即每名本科生必须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工程应用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分别完成指定的学分,必须完成人文素养、写作方法、公民养成等课程,必须学习一门外语并达标。我相信,斯坦福自由而广博的发展模式,各式各样的人和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校园将会更适合我,给我一个精彩纷呈的本科生活。 - -当然,事实上,我对加州理工和北大都不是很了解,我并没有贬低它们的意思。我只是阐述了自己和斯坦福的相互适应关系。加州理工和北大也是最好的学府,但我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我很遗憾。 - -## 总结 - -我,是幸运的。 -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小学。 -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竞赛。 - -我幸运地碰到了适合我的附中。 - -我幸运地选择了出国的道路,不论结果如何,仅仅申请的过程,就是十分宝贵的经历。 - -更加幸运地是,结果很让人满意,我的梦中学府——斯坦福大学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 -当然,美国顶级名校的学习会很苦,比北大苦很多。 - -但我相信,一切经历都是宝贵的。 - -我相信,自由之风会将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我相信,一切都会很好。 - -* * * - -## 附录 - -### 获得录取的大学 - --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 -- 北京大学 - -### 助学金数额及介绍 - -斯坦福及加州理工均为我提供了全额助学金,涵盖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等。其中斯坦福提供的助学金每年约$59000,四年合约150万人民币。 - -我要强调一下,我这里说的是助学金,而非奖学金。 - -在美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如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对本科生均不发放除体育奖学金以外的任何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一切助学金都是基于需求的,也就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确保学生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 -虽然是完全基于需求的,但不得不指出,国际生申请助学金会影响到录取。 - -宾大沃顿商学院做过统计,培养一个本科生一年的开支约十万美元。即使在消费水平较高的斯坦福,一个本科生的一年所有花费也只有$63500左右,剩下的四万美元(或者更多)由学校承担。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是亏本的,学校是在做长线投资。提供全额助学金的话,学校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 -招收本土学生是为美国培养人才,而招收国际学生并提供全额助学金则很可能是斥巨资为别国培养人才。学校是以育人为主的,学校肯定希望将优秀的学子培养成才,但投资的去向自然也是重要的现实考虑之一。所以,美国顶级名校招收国际生是十分谨慎的,对国际生提供助学金就更加谨慎。可见,作为国际生获得全额助学金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幸运的。 - -### 获得的奖项 - -<p class="undent">(高中阶段,仅列举省级以上官方认可的学科竞赛奖项)</p> - -* 2011、201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 -* 2010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 2009、2010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并入选省队(2011年直接入选省队,未参加高中数学联赛) -* 2010、201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 -* 2010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 -* 201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江苏省一等奖 diff --git a/source/pub/index.md b/source/pub/index.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eb4a24a9..00000000 --- a/source/pub/index.md +++ /dev/null @@ -1,11 +0,0 @@ ---- -title: "Publications" -custom-css: " - .hidden-link { - color: inherit; - cursor: text; - text-decoration: none; - }" ---- - -No content <a class="hidden-link" href="autobiography-up-to-college.html">at</a> <a class="hidden-link" href="15-18.html">the</a> <a class="hidden-link" href="random-thoughts.html">moment</a>. diff --git a/source/pub/random-thoughts.md b/source/pub/random-thoughts.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6eae0662..00000000 --- a/source/pub/random-thoughts.md +++ /dev/null @@ -1,108 +0,0 @@ ---- -title: "杂谈" -author: 王之铭 -date: 2015-4-12 -date_display: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二日 -chinese_article: true ---- - -接到约稿后,我苦恼了很久,不知该写什么。[^context]我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更不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不曾飞蛾扑火地拿起过什么,也不曾急流勇退地放下过什么。我不曾经历过奋不顾身的爱情,也不曾踏上过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只是带着仿佛与生俱来的一点执着,平平淡淡地向前走;回头看,一切都波澜不惊。 - -[^context]: 原稿写给南师附中出国生杂志。 - -既然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想,我不妨谈几则不甚相关的感想,这样读者随时随地可以拾起,又随时随地可以放下。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攻的术业自然无足道;不过我应该比多数读者虚长几岁,闻道在先,就泛泛地谈些言行与人生之道吧。基本都是我上大学后想通的,一部分还处于自勉阶段。大部分内容和出不出国无关,因为道跟出不出国无关,只不过视角或许不同罢了。 - -## 关于别人的故事 - -四天前,我在Hacker News上看到[一篇支持者甚众的帖子][1],发帖者问大家如何应对职业上对他人(通常是比自己年轻的人)的羡慕或嫉妒。注意,他只有二十六岁。他这样描述自己: - -<div class="en"> - -> I'm a 26 y.o. software dev working on going indie. All my life, I've struggled with procrastination. I find it very hard to sit down and work on a project without an external motivator, and on many nights I end up vegging out in front of the TV or aimlessly clicking around on the internet. As a result, even though I am successful on an absolute scale — CS degree from a top-10, worked at a startup and a large company, enough savings to last a few years of solo development — by my own metric of success, I am crippled by the feeling that it's "too late". Every day, I read an article by some hot-shot young dev who has a handful of fancy projects behind his belt (not to mention a great website and design sensibility) while I have exactly zero — and he's half a decade younger than me! How will I ever be able to catch up? Experience-wise, I'm still a junior dev.[^hn] - -[^hn]: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是一个二十六岁、正在准备单干的软件开发者。我一生都在和拖延症作斗争。没有外界的刺激我就很难静坐下来工作,于是大多数晚上我都颓废地坐在电视机前,或者在网上没有目标地游荡。结果,尽管我在绝对尺度上看起来挺成功——拥有前十名大学的计算机学历,在一个创业公司和一个大公司工作过,积累了能支持我几年独立开发的存款——从我自己的标准来看,我总觉得自己已经“太晚了”。每天我都能读到某些超强的年轻开发者写的文章,他们的简历上往往已经挂着好几个很精彩的项目(更不用说他们有很漂亮的网站和很强的设计感)——而我有足足零个。并且他们往往比我小整整半个年代!我怎么可能有追上去的那一天?从履历来说,我还只是个初级开发者。 - -</div> - -<p class="undent">我想,每一个上游却不闪耀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这样的伤痛。至少我是如此。当我放眼世界的时候,舞台上已经渐渐充满了我的同龄人,甚至低龄人。而我,还在默默无闻地对着一个个小问题皱眉思索,万里之行中看不到一个路标。</p> - -前面我说过,我是个没有故事的人。从前,我还在刷人人网的时候,我时常会听到很多真人的故事,同龄人的故事——励志的故事,追逐梦想的故事,环球旅行的故事,等等等等。我是个挺淡泊的人,可我偶尔还是会羡慕别人的故事。但是,羡慕又能如何呢。受到别人的激励而努力工作固然是好的,但很多时候,只有沿着属于自己的乏味的路慢慢走,才能走得更远。这有些许自欺欺人的意味——也许慢慢走的你我永远都会落在“有故事的人”的后面。但是我想,看到别人照的风景好看就买个照相机屁颠屁颠到处跑的人,很难成为自己的主宰。 -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故事时常比真人光鲜很多,就像简历往往比真人优秀很多。人总会下意识地隐藏黑暗的一面,所以你我羡慕的,很可能是有意无意过滤过、伟岸化了的形象。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传媒太可怕了,一丁点成功就能被放大千万倍(同时,一丁点过失也能被放大千万倍);有些人,只因为恰好挣了过剩的钱,甚至是因为天生长得好看些,就被捧成了神,然后随便吹口气、写点垃圾都会被捧成圣经,而犯过的每个错误也会被美化成“必经之路”云云。你我实在没必要为此所动。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看到的故事百分百真实,在落幕之前,谁知道还会有怎样的跌宕?想想看,那些曾让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故事,特别是那些放下一切毅然创业的故事,它们的结果又是怎样呢?你我后来听到过它们的音讯吗?写到这里,我脑海中自然地浮起一个四年前红极一时、至今令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我随手搜索了故事的主角,不料(或者,早有预料?)第一条结果就是“如何看待XX的失败?”。当然,失败依然不是落幕,不是结局。借这个例子我只是想说:对别人的故事看得淡一点吧,另外也不要给自己一个“不如别人”或“失败”的一刀切。这个社会已经太能一刀切了。 - - -## 关于改变 - -我总以为自己成长了,立场坚定了,可以给别人讲道理了(我现在何尝不是如此)。但回顾五年前、一年前、一个月前甚至昨天的自己,总会发现从前的自己好蠢。究竟从前的自己是不是更蠢并不好说,但不论如何,我发现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总是不断改变着,并且是光滑地改变着,很少能看到转折点。既然明天自己的看法很难预测,今天的言行中就要留些余地。不要急着公开发表意见,因为人的深度往往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而在于他听了多少。不要急着跳进辩论的正反一方,因为很可能双方都是错的。不要把“我喜欢”、“我支持”作为反对的唯一理由,特别是对反对的事物一无所知时。特别是,在热血的言论旁署名的时候——不管它当时多流行——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我前阵子听说了一本书,叫《[The Anarchist Cookbook][3]》,成书于上世纪70年代初越战时期的美国,其中收录了自制枪支、爆炸物、非法药物等的方法。有意思的是,作者多年来屡次要求出版商将此书下架,无果。作者本人多年后在书评里说: - -<div class="en"> - -> During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its publication, I went to university, married, became a father and a teacher of adolescents. These developments had a profound moral and spiritual effect on me. I found that I no longer agreed with what I had written earlier and I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ncomfortable with the ideas that I had put my name to.[^anarchist] - -[^anarchist]: 这段话的大意是:在这部书出版后的那些年里,我上了大学,结了婚,成了一些青春期年轻人的父亲和师长。我发现我不再赞同我当年的著述,并且我日益因那些署着我名字的观点而不舒服。 - -</div> - -<p class="undent">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值得你我引以为鉴。</p> - -## 关于不变 - -前面说了改变,这里再说说不变。人的思想的确会不断前进、不断否定自我,但这并不能成为摇摆不定的借口。人只有相对地稳定、相对地不变才能作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而存在,听一篇陈词改一个主意的人只能被别人操纵于股掌之间。我说不要急着发表意见、不要急着跳进辩论的某个阵营,但当你我积累了足够的信息而能形成自己的判断时,我们应该相信并坚持自己的判断。大多数时候,有了判断并不代表要满世界宣扬,默默地坚持就好了,不轻易被人蛊惑就行了。坚持判断并不代表固执己见,所以当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坚持有误时,我们应该大胆地服输,然后抛下误解,前进。承认错误很潇洒。 - -我还想谈另一种不变,这种不变叫做“我不在乎”。生活总会将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话题扔进你我的收件箱里,比如一个人见人谈却毫无意义的时下热点、一门从出发点就错得一塌糊涂的必修课、或者别人对你我的议论纷纷。这些浪费生命的东西来了又去、瞬息万变,而应对的方式很简单——以不变应万变,直接扔进垃圾箱。不管别人如何争论,我不在乎的东西我就是不在乎,这样生活会宁静很多、轻松很多。相信我,我们已经被生活强加了太多的东西;仅以我所在的学术界为例,我们时常要花与研究相当甚至更长的时间百无聊赖地写论文、改论文(参见Scott Aaronson的《[Waste papers][4]》),甚至有些人在[arXiv](http://arxiv.org/)上发个预印都得掐时间点——文章在email digest里出现的位置有时很大程度影响到引用数。这些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生活、职业的枷锁。我们已经有那么多无法摆脱的枷锁,为什么不在少数有选择的时候酷酷地说声“我不在乎”呢? - -很多问题,在七十亿人的基数下真的很复杂,但放在一个相对平均的个体身上,却非常简单。我想,只有学会把不重要的方面尽量简单化,才能全力追求值得付出生命的东西。 - -## 关于爱国 - -这个话题有点敏感。 - -当我走出国门的时候,我能切实地感到:我是中国人。这是值得自豪的事。(我知道少数人似乎以此为耻,似乎是抱着逃离的态度出国的;对此我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不少海外国人的某些言行实在让我痛心。 - -首先是崇洋媚外,传播不尽不实信息。后者在留学生中不多,前者却屡见不鲜,觉得外国月亮圆的大有人在。我觉得,崇洋媚外是我国当前一个巨大的问题;缺乏见闻的平民把外国当做天堂尚可理解,可一些相对见多识广的人也是如此,还妄谈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毒害无知者的思想,这就让我难以接受了。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几年前曾有一篇“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座无虚席”的文章流传甚广[^harvard],一时在名校圈内传为笑谈。最搞笑的是,作者居然声称凌晨四点“湖边、路边,许多学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晨读着”。晨读?!?凌晨四点还在外面晃悠的,一般不是可疑人物就是通宵派对的(通宵做实验的研究生一般都在实验室里睡);除非是考试前夕,平时拖着的人都去图书馆抱佛脚了——还是不会有傻冒在湖边、路边等着冻感冒。(当然,据我了解,某些同学的正常作息时间就是五点睡到下午一点,跟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十二点睡到八点的凡人本质区别不大。)诚然,真正上进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可就我所知并无“凌晨四点座无虚席”那么夸张。第二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国人不文明,以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点“到此一游”之类为证。对这些行为,我自然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我不得不说,很多东西其实是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不同,不能一刀切为“不文明”。关于在饭店等公众场合喧哗,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高朋满座、畅饮畅谈;关于“到此一游”,我国自古就有文人骚客题壁的传统,不少题壁传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有题反诗被抓的反面教材),这也是不文明吗?这些有失瞻观的习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的确要改(特别是出国时要注意),但一味说国人不文明、素质低,甚至低人一等,这种态度就要不得了。反之,外国人就很有素质吗?除非我三年换了三次邻居都恰好遇到了精神病,否则你来我宿舍接受一周时不时一百二十分贝“音乐”的洗礼[^noise],你就会对美国人的素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当然,这其实也很大程度上是习惯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素质低”。最后再谈谈中小学教育。现在有些教育“专家”(骗子),张口闭口就是国外的教育如何如何,仿佛说国外教育就倍儿有面子似的。其实我真不知道他们对国外教育的认知都是从哪儿来的。随便找个接受过美国公立教育(包括那些“全美最好”的公立学校)的同学来问问,你就会庆幸你出生在中国、接受了中国的义务教育和附中的一流高中教育。我不评论美国的私立教育(一方面我没怎么跟直接经历者谈过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私立教育的经费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其实我对私立教育的质量也抱怀疑态度),但公立高中教师的无知程度、学生的不上进程度、总体风气的恶劣程度都是很惊人的。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留学生的使命之一,就是真实反映国外的情况,打破无知者对别国夸大其实的想象,从而让国民树立对祖国的正确认识。 - -[^harvard]: 这篇文章的源头难以确定,并且有多种版本,不过很容易搜索到。 - -[^noise]: 并且我已多次通过多方进行交涉,无果。 - -再者,盲目听信西方媒体,对我国政府持片面的反对态度。政治问题我不想多谈,点到为止。以美国为例,由于两党轮流执政和权力的(表面)分立,权力机关和传媒确实比较透明[^nsa]。但这仅限于国内的互相揭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对外态度(特别是对不同意识形态或有利益争端的国家的态度)还是基本一致且扭曲的。这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如何定义正义?每个地方都有腐败(还是人之常情),的确有的地方轻有的地方重、有的地方合法有的地方非法,但大方向往往还是国家利益,所以我们需要多方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因为某些错误而全盘质疑出发点、全盘否认;特别是,如果你把颠覆分子、政治在逃犯的话全盘当做事实,甚至把某些人当做英雄,你就太天真了。想想前面说过的《Anarchist Cookbook》。其实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师夷长技以制夷,我时常考虑别国究竟为什么超过了我们——考察对象通常是美国和日本),我国权力机关的行为也的确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但当别人说我国坏话的时候,我总是很警醒,并批判地思考他们的话究竟有多少事实成分。我可以对我祖国发牢骚,但你们不可以;这就是我对我祖国的态度。 - -[^nsa]: 但你听说过NSA吗? - -其次,关于给祖国丢脸。我想,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早已被大量或经济拮据或目光短浅的前辈们毁得惨不忍睹了;并且很多我几乎目击的事实表明,这些目光短浅的自毁形象行为,还在随时随地发生着。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终于举足轻重了起来,世界终于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恳请各位青年朋友自重自爱,积极挽回中国人的形象,让世界把我们当作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而不仅仅是个待宰的人傻钱多的市场。请记住那句说烂了的话:在国外,你代表的是中国人。特别是,在别人的领地上,投机取巧、违法乱纪的小动作请收起来(我必须澄清,此类行为在美国人里其实也是很多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借口)。举个例子,每当听说某人又成功挟带了违禁土特产入境,我就无言以对——家乡的土特产真的那么重要,让您茶饭不思,非违禁而后快吗?另外,前面提到的“不文明”行为,不管是文化差异还是怎样,都应尽量收敛。你们能想象我到美国的第一个月,在图书馆桌上看到中文“篆刻”[^engraving]时那种噎住的感觉吗? - -[^engraving]: 当然,旁边也有英文的篆刻。 - -最后顺便说一句,多给父母打打电话吧。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在你酝酿着改变世界的同时,不要忘了家乡的亲人。 - -## 关于社交网络 - -前面讨论的问题都比较大比较虚。我决定以一个很具体的建议作结:慎用社交网络。 - -在电子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公开说过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会被记录下来;特别是在网络上,说出的话就像泼出的水,几乎不可能消除痕迹,而且最可怕的是,全世界(至少是权力机关)都可以看到这些痕迹。不好的痕迹(也许这痕迹在产生时完全无害)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给你带来难以预见的伤害。你未来的雇主在录用你前可以Google你;你未来的另一半在跟你交往前可以Google你;与你共事的任何人也都可以Google你。[Ars Technica上][5]有一则关于著名黑市购物网站“丝路”头脑如何落网的故事;正如文章标题所言,该头脑身份暴露的原因很简单——特工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任何人都可以重复的Google搜索。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提醒大家藏匿自己的犯罪证据,而是要强化“关于变化”一节中已提出的建议:慎留痕迹,因为互联网的检索和传播功能太强大了。 - -退一万步讲,假定你在社交网络上发的东西在现在和将来都完全无害。但当前主流的社交网络往往默认你发的任何状态都是全世界可见;你真的想对全世界直播你的生活,让任何素不相识的人掌握你的行踪、心情吗?也许你觉得,除了熟人外谁会盯着你,那你就错了。两个月前纽约时报杂志上就刊载了一篇文章,其中讨论了当前社交网络上大规模公开羞辱的现象,并详细跟踪了一名受害者的始末。这名受害者所做的只是在Twitter上对着一个很小的受众开了个玩笑,一个可能有歧义、但和她亲近的人都能理解的玩笑。但她的这条状态被曲解为种族歧视(原意是反讽),然后瞬间被转成了Twitter全球第一趋势。最后她因此丢了工作,因为给家庭蒙羞而丢了亲人的支持,并且这条状态永远留在了互联网的历史里,任何搜索她名字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段过去。这绝不是个例;这种故事越来越多了。**所以,即使你想使用社交网络,也请先做好隐私设置,并且在发可能有争议的内容前三思而后行。**在你按发送按钮的时候,一切都会永远地留在互联网里;而你,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解读。 - -我自己几年前彻底告别了社交网络。再也不会一刷状态就是半个小时。没有社交网络,我过得很好。 - -<hr> - -## 参考文献 - -<div class="en" style="text-align: left"> - -1. tastyface, *Ask HN: How do you deal with professional jealousy and getting older?*,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337863][1] -2. Jeff Atwood, *Because reading is fundamental*, Coding Horror. [http://blog.codinghorror.com/because-reading-is-fundamental-2/][2] -3. William Powell, *The Anarchist Cookbook* and the editorial review from the author, Amazon. [http://www.amazon.com/The-Anarchist-Cookbook-William-Powell/dp/1502994380][3] -4. Scott Aaronson, *Waste Papers*, Shtetl-Optimized. [http://www.scottaaronson.com/blog/?p=478][4] -5. Joe Mullin, *The incredibly simple story of how the gov’t Googled Ross Ulbricht*, Ars Technica. [http://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15/01/the-incredibly-simple-story-of-how-the-govt-googled-ross-ulbricht/][6] -6. Jon Ronson, *How one stupid tweet blew up Justine Sacco's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http://www.nytimes.com/2015/02/15/magazine/how-one-stupid-tweet-ruined-justine-saccos-life.html][5] - -</div> - -[1]: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337863 "Ask HN: How do you deal with professional jealousy and getting older?" -[2]: http://blog.codinghorror.com/because-reading-is-fundamental-2/ "Because reading is fundamental" -[3]: http://www.amazon.com/The-Anarchist-Cookbook-William-Powell/dp/1502994380 "The Anarchist Cookbook" -[4]: http://www.scottaaronson.com/blog/?p=478 "Waste papers" -[5]: http://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15/01/the-incredibly-simple-story-of-how-the-govt-googled-ross-ulbricht/ "The incredibly simple story of how the gov’t Googled Ross Ulbricht" -[6]: http://www.nytimes.com/2015/02/15/magazine/how-one-stupid-tweet-ruined-justine-saccos-life.html "How One Stupid Tweet Blew Up Justine Sacco’s Life" |